cc

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

大牌檔

文化
大牌檔食物種類繁多,中西兼備,中式有小菜、炒粉麵、魚蛋粉麵、白油條等,西式的有多士三文治、港式絲襪奶茶咖啡鴛鴦等,亦有紅豆沙芝麻糊等中式甜品
有別於現時香港茶餐廳等閒出售過百款食物,早期每家大牌檔多數只專賣一種食物,一連數家人經營在一起,客人坐在一店點了燒味飯,可以從另一間店要一杯奶茶,再在第三間店點一客甜品。這種不講究中西分類的飲食習慣,成為香港茶餐廳的雛型。
大牌檔多數由鐵皮和木板砌成,顏色以綠色為主,侍應通常沒有規定製服,多數只有穿上一件汗衣,搭上一條祝君安好的毛巾,室內沒有冷氣,部分上蓋只由綠色帆布搭建,亦欠缺排污系統,碗筷放在桌中央,衞生環境較差;店舖幾乎都會提供一杯淡茶,但客人通常不喝,而是把筷子和勺子插在杯中清洗,隨着香港食店衞生改善,這做法雖不如過去流行,仍這種洗杯方法在香港仍十分普遍。

傳統大牌檔亦甚少以紙張落單,客人點菜後,結帳時按照碗碟顏色等計算,侍應喊一聲「開嚟,幾多錢」(類似「來吧,多少錢」),由老闆直接收錢。


大牌檔出現在40年代, 這是由於當時港英政府欠缺社會福利政策,而早年一些公務員因公傷殘致無法負擔其家庭生活,所以政府准許他們申請大牌檔經營以便他們供養子女和維持生活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五十年代初,香港百廢待興,那些殉職公務員的家屬和戰俘的遺屬都靠申請大牌檔生活,再加上中國大陸解放的時代衝擊,難民湧入本港令人口激增,當時那些流浪客身無分文,倦了便睡在街上,餓了便到大排檔吃飯,故大牌檔於當時盛極一時。



多數大排檔自四十年代出現便一直在中環士丹利街一帶發展,至五十年代,大排檔的發展旺盛,他們霸佔整條街,開始令政府頭痛,但政府一直對大排檔容忍,直到七三年,政府以大排檔阻礙交通和街道整潔為由開始停止簽發大排檔的牌照,並立即禁止牌照轉讓和子女繼承,故很多持牌人逝世後,大排檔便要停業。大排檔的數量一直減少到現時的二十九間。過去大排檔分佈在平民區,如上環,灣仔,西營盤一帶。 現時大排檔有二十九間,分佈在中環(10間),灣仔(3間),深水埗(14間),大嶼山(1間). 其實大排檔有內陸和海邊的分別,內陸的主要賣小炒和煲仔菜,海邊的的主要賣海鮮,如炒海蛤,瀨尿蝦…而我們所探討的大排檔是屬於內陸的。(吳昊, 2001, 飲食香江)
  • 2006-05-07 19:05:42 補充 大牌檔選材分析

    仔細研究這剩下的二十九傢大牌檔的分佈,我們會發現,他們主要集中在中環和深水埗兩個地區。很多人對此表示疑問,爲什麽大牌檔會選中這兩個地方作爲棲息之所呢? 有人覺得大牌檔集中在深水埗還好理解 ,因爲那裏經濟不是很發達,被認爲是香港最窮的社區之一,很多中下階層的人及外來打工者都住在那裏。大牌檔因爲價格便宜,方便快捷而適應了這些人的需求。而在中環如此商業繁榮,經濟發達的地方,簡陋,原始的大牌檔是怎樣得以產生,發展,並一直能保存至今呢?
  • 2006-05-07 19:06:32 補充 其實,香港大牌檔最早出現於中環一帶,吉士笠街、威靈頓街、禧利街及至上環,都曾經是大牌檔的集中地。尤其是著名的士丹利街,被人們譽爲“為食街”,最多時有二十多傢大牌檔在此經營。幾百米的街市,幾十傢食鋪同時叫賣,場面之熱鬧,可以想象。由此可見,中環大牌檔具有悠久的歷史,幾乎可以說是與現代的香港一起成長,見證著香港的繁華興衰。通過研究中環大牌檔,可以探尋香港歷史足跡,更好地了解香港傳統文化。
  • 2006-05-07 19:07:04 補充 中環位于中西區,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。現為本港商業,金融及法政中心。他是香港商業的象徵,區内佈滿密密麻麻的商業大廈,很多還是一些銀行及大公司的總部。在這樣一個繁華,現代的環境下,大牌檔是怎樣得以生存的呢?大牌檔與早期中環商業發展是否有聯係呢 ? 如果有,這種聯係能起多大作用呢?香港從經濟復蘇以來,中環租金不斷攀升,一些小本經營的舊式店鋪逐漸被淘汰。中環隨政府銳意清理大牌檔,這種街頭風味日益減少,而中環大排檔的消失速度,正與其商業發展成正比。

大排檔








香港大排檔



大牌檔英文Dai pai dong〉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香港發展出來的露天熟食檔販,通常位於街頭巷尾,常備數張可以摺疊的椅桌,提供中式及香港的地道街頭方便小食,例如麵食燒味、港式奶茶多士等。後來有大牌檔發展成有規模的食肆,提供海鮮小炒火鍋等晚宴菜式。自中國改革開放後,大牌檔與茶餐廳傳到中國大陸,除了在廣東省流行,在不同省份亦有其蹤跡。

大排擋